长大经院 | 党建工作 | 师资队伍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学团工作 | 双创教育 | 实验中心 | 校友之家 
站内搜索:
 
  老网站内容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通知 
 本科教学管理 
 学院动态 
 研究生培养 
 学生工作 
 公告 
 学科科研 
 双创教育 
 教学园地 
 就业指导 
 经济综合实验中心 
 下载专区 
 
  地方经济研究中心    
地方经济研究中心成员简介
2014-12-08 13:54  

于焱

江苏省张家港市

出生年月

1967.5.18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45

已婚

研究方向

产业理论及评价方法、产业经营

博士

技术经济及

管理专业

毕业学校

吉林大学

1.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  生产系统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联系方式


简历

19878—199212    长春理工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199012—19962    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

19963—19983     日本中部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19984—20003     名古屋工业大学工学研究科生产系统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07—20029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副教授

200210—200310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

20049—200812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311—20057    长春大学科研处 学科建设科科长

20057—2007.12    长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教学副院长

20081—2011.12    长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教学副院长

20121—2013.12    长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科研副院长

2014.1— 至今长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三级教授岗)、科研副院长

培训情况

1. 1995年东北师范大学留日预备校 日语强化培训

22011年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

3. 2011年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省国家级、省级高级专家研修班

奖励情况

①《指纹信息识别技术商业计划书》 荣获由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长春市人民政府组织的“2001年中国长春商业计划书大赛” 最佳奖

②《指纹识别系统的需求预测》获“2001年度中国发展与西部开发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

③“生物信息识别技术”项目,荣获“2002年度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④《网络化指纹考试管理信息系统》荣获吉林省教育厅“2002年度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 二等奖

⑤《浅析企业营销渠道网络建设》荣获“2002年度新时期全国优秀学术成果” 一等奖

2004年荣获第二届“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4年荣获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银奖

2006年荣获第三届“舒翔·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优秀创意奖

⑨ 《基于指纹信息识别技术的考试管理系统研究》荣获“2009年度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 一等奖

102011年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 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

11. 《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2010年荣获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三等奖

12. 2011年荣获“第四届长春大学平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优秀指导教师奖

13.潘福林,于焱,刘磊,孙会敏. 汽车再制造相关问题研究(E00020204)获“2013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14.于焱,潘福林,孙会敏,于红莉,方苏春. 基于逆物流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机理及系统绩效评价方法研究(E00120104)获“2013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优秀奖

15.于焱、“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获吉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

荣誉称号

1.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入选人选(第三层次)

2.长春市优秀归国留学人员(2009年)

3.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2009年)

4.首届吉林省教育厅新世纪人文社科优秀人才称号(2011年)

社会兼职

吉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吉林省经济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高级会员

吉林省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长春市证券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杂志特邀编委

长春市博士联合会经济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基金资助情况

①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基金资助,2001年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获长春市政府科技引导计划创业基金,长春市科学技术局新星创业计划

 

2002

[1]于焱、 荻原 正弥. 阶层式故障分类法理论在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技术经济》.20022

[2]于焱. 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技术经济》. 20028

[3]于焱. 新经济下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理念. 《科学管理研究》. 20023(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

[4]于焱. 浅析企业营销渠道网络建设.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3(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

[5]于焱. 指纹识别系统的需求预测. 《长春大学学报》.11 20011

[6]于焱. 指纹识别技术在暂住人口身份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年 (核心期刊)

[7]于焱. 初探银行指纹保管箱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长春大学学报》.20021

[8]于焱. 指纹识别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长春大学学报》.  20023

03

[9]于焱.指纹识别技术在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研究. 《长春大学学报》.20031

[10]贾春玉、于焱. 再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之我见. 《技术经济》.20035

04-06

[11]谷再秋、乔志强、于焱. 供应链管理是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422

[12]于焱、谷再秋、乔志强. 影响中国企业发展因素分析.《长春大学学报》20051

[13]姜军、于焱、张兴昌.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社会科学战线》.20051(重要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

[14]乔志强、 于焱、  谷再秋《供应链生产方式的组织结构分析》《长春大学学报》20055

[15]Yuyan  Jiang Xuebing. Control Technique of Embedded Intelligence Video Conversion Syste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cs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ICT2006),Proceedings. 2006ICT资讯与控制科技国际会议论文集

2007

[16]Yuyan Jiang Xuebing.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for Automobile Components and Parts Industry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Management  (IESM2007). 第八届工业工程与系统管理国际会议(IESM07)论文集

[17]于焱. 寻找客户心中的樱桃树.  《企业管理》. 200710(重要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

[18]于焱. 数据库营销在顾客关系管理系统中应用. 《情报科学》. 200710(重要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

[19]于焱. 基于指纹信息识别技术的考试管理系统研究.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11CSSCI检索源期刊)

2008

[20]于焱,李京文,赵树宽.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CSSCI检索源期刊、核心期刊)

[21]于焱,赵树宽,李京文.《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网络化经营模式初探》.商场现代化,2008 (6)(核心期刊)

[22]于焱,李京文,赵树宽. 《营销模式创新对汽车制造企业流通体制影响因素分析》. 商场现代化,2008 (7) (核心期刊)

[23]Yuyan Jiang Xuebing.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for Automobile Components and Parts Industry.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Engineering  ManagementIE&EM’2008)(第十五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ISTP检索)


标题: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for Automobile Components    and Parts Industry
作者: Yu, Y; Jiang, XB
会议信息: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日期: SEP    20-22, 2008 Zhengzhou PEOPLES R CHINA
来源出版物: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S A-C: 2376-2380出版年: 2008

 


2009

[24]Yuyan Sun Huimin.  Research on the Choice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Based on the Scale Economy Theory. 2009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EEE ICICTA 2009.2009第二届IEEE智能计算技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论文集)(EI Compendex,  ISI Proceeding检索) 【于焱、孙会敏. 基于规模经济理论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 第二届智能计算技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暨第二届交通信息与物流工程国际研讨会】(检索号:20095212569313)

[25]Yuyan Sun Huimin.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Based on DEA Analysis Method.2009 IEE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IE&EM’2009IEEE16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IEEE  Xplore收录,EI检索)【于焱、孙会敏. 基于DEA法的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IEEE16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检索号:20101212783814)

[26]于焱.《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社会科学战线.20098CSSCI检索源期刊、重要期刊)

[27]于焱.《基于规模经济理论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911CSSCI检索源期刊、核心期刊)

[28]Yuyan  Sun Huimi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ployee  Turnover of Private Auto Parts Enterprises.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ICIII 2009.IEEE第二届信息管理,创新管理与工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IEEE  Xplore收录,EI检索、ISTP检索)【于焱、孙会敏. 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IEEE第二届信息管理,创新管理与工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检索号:20101012757590)

[29]任丽、于焱.《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和管理中的综合症》.经济导刊.20097(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扩展板)

[30]张陆红、于焱.《走出品牌策略的误区》.经济导刊.200911(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期刊扩展板)

[31]于焱、李庆东.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912CSSCI检索源期刊、核心期刊)

2010

[32]于焱,孙会敏.《基于DEA分析法的产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方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1CSSCI检索源期刊、核心期刊)

[33]PAN  Fulin, YU Yan and SUN Huimin.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Model of  Automobile Recycling System Based on Circular Economy.2010 Euro-Asia Environment  and CSR Istanbul.2010(第六届)欧亚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ISTP检索)【潘福林、于焱、孙会敏. 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回收体系结构模型研究. 2010(第六届)欧亚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1/3

[34]Yuyan  Sun Huimin. Research on the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of Automobile  Replacement Parts Industry Based on Reverse Logistics.2010 The Thi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EEE   ICICTA2010).2010第三届IEEE智能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暨第三届交通信息与物流工程国际会议论文集)IEEE  Xplore收录,EI检索、ISTP检索) 【于焱、孙会敏. 基于逆向物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0第三届IEEE智能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暨第三届交通信息与物流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检索号:20103413173425)

[35]Sun  Huimin Yuyan. EFFECT ANALYSIS OF REG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TO REGIONAL  ECONOMY GROWTH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0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ICCLTP【孙会敏、于焱. 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010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会议】EI检索)

[36]YU HongliYU Yan.Application of Gray Relative Analysis Method in the  Market Segment Alternatives of Auto Components. 2010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ymposium .(第17IE&EM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于红莉、于焱. 灰色关联分析在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选择中的应用. 17IE&EM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EI检索、ISTP检索)(检索号:20105213534802)

[37]王金翎,于焱.灰色关联分析在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选择中的实证研究. 商业经济.201024

2011

[38]于焱,方苏春.循环经济条件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对策研究》.时代经贸.201112

 

2012

[39] 潘福林、于焱,方苏春.《产业创新系统中创新网络的构建分析》.经济师.20129

[40] 于焱,贾真一.《培养亲和力》.企业管理.201211(重要期刊)

[41] 张炳辉,田艳芬,于焱.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探析.财政监督.20125(核心期刊)

 

2013

[42] 于焱,贾真一.《培养亲和力》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303(重要期刊)

[43] Fang suchun, Fang  yang, Sun huimin, Yu yan(通讯作者).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of Automobile  Parts Companies Based on Reverse Logistics.Innovation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Volume 7,Number 2,June  2013)  2013.6  EI期刊检索)

2014




1.项目名称:指纹识别技术研究编号:长科合字第  01-15005(已结项)

立项单位:长春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立项时间:20011210项目主持人:于焱

2.项目名称:机械加工振动智能控制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编号:20020623(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立项时间:20028主要参加人:于焱

3.项目名称:面向FMS基于故障诊断的智能维修决策系统研究项目编号:51458040103JW1301

立项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先研究基金办公室

立项时间:20034参加人:于焱(第六位)

4.项目名称: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对策研究编号:20030607(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计划项目

立项时间:20035主要参加人:于焱(第二位)

5.项目名称:利用阶层式分析法研究影响中国企业发展因素项目编号:2004185(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立项时间:200451项目主持人:于焱

6.项目名称:汽车零部件产业提高竞争力机理与实证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5]93号)(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教育厅立项时间:20061主持人:于焱

7.项目名称:长春市商业物流体系发展研究编号:2006238(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立项时间:20061-20071主要参加人:于焱(第二位)

8. 项目名称: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编号:XJYB06-02

立项单位:长春大学立项时间:20067月  主持人:于焱

9. 项目名称:ISO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方法研究编号:ZC0201(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项目性质: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立项时间:20067月  主持人:于焱

10.项目名称:区域新型工业化模式研究(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6]31号)(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项目性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时间:20071主持人:于焱

11.项目名称: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评价体系与实证研究2007106(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时间:200751主持人:于焱

12.项目名称: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系统构建及评价方法实证研究2009B095(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时间:200951主持人:于焱

13. 项目名称: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机理及系统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9]97号)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项目性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立项时间:200911

主持人:潘福林、于焱

 

14日中企業交流に及ぼす経営文化の影響に関する応用心理学的研究已结项

立项单位:日本圣泉大学

项目性质:合作研究项目立项时间:200911结项时间:201012

主持人:方苏春、于焱


15. 中国の自動車産業における環境配慮型生産方式に関する研究(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环保型生产方式研究)(编号:22510163立项

立项单位: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项目性质:基础研究(C立项时间:20104

主持人:日方(方苏春)、中方(于焱)

 

16 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机理及系统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编号:10YJA630121在研

立项单位: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立项时间:201011

主持人:潘福林、于焱

 

17. 基于逆向物流的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编号:S2010002已结项

立项单位:2010年度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

立项时间:201012

主持人:于焱

 

18. 吉林省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编号:20110601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计划项目

立项时间:20118

主持人:张炳辉、于焱、田艳芬、唐志武

 

19. 吉林省文化产业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研究(编号:2012A06已结项

立项单位: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点项目

立项时间:20125

主持人:张炳辉、唐志武、田艳芬、徐晶、于焱 

 

20. 中央企业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编号:12JJD790028

立项单位: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1. 基于逆向物流的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编号:S2014024在研

立项单位:2014年度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

立项时间:20149

主持人:于焱

 

22. 项目名称:汽车及零部件循环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4]273号)在研

立项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项目性质: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立项时间:20141

主持人:于焱

 

著作教材

1.《市场调查与预测实务》于焱 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

2.《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于焱 专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3.《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潘福林、许春燕 专著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96

4. 《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机理及系统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潘福林、于焱 专著  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35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关闭窗口

长春大学经济学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6543号
电话:0431-85250305  邮编:130022